今年以来,我市以打造“发展环境最优市”为目标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通过开展纠“四风”和“办事难”两大专项整治行动,层层压实责任,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把纠正“四风”、解决群众“办事难”和加强作风建设工作贯穿专项整治的始终,全力促进我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,将我市打造成省内营商环境一流城市。
为了着力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改善,自2017年起,我市以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等5个方面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,开展整治6个批次,明察暗访48次,查找出全市存在的问题55件,解决53件,部分解决2件,查找出4件与《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相违背的地方法规,废止2件、修改2件。
在此基础上,今年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我市再次从纠“四风”优化营商环境和解决企业群众“办事难”两个方面入手,推动营商环境的再优化。纠“四风”整治方面,针对干部作风、简政放权、执法检查、便民服务中的恶疾、顽疾问题,从工作作风、“放管服”工作、审批服务、“亲”“清”政商关系、非公经济(民营经济)发展环境、基层“好狠”、城市形象、经验复制推广、宣传工作等九个方面重点开展自查整改。“办事难”专项整治方面,以干部不担当不作为、群众“办事难”和企业“办事难”等三大类20项具体问题为重点,逐项推进问题解决。
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积极畅通问题收集渠道,设立了“12345”热线营商环境及“办事难”问题投诉专线,并聘请了25名监督员和10名暗访员,通过投诉专线和监督员、暗访员座谈会等方式,收集营商环境问题,并建立了明查暗访、副秘书长督查、营商环境绩效考核和营商追责问责等四项常态化运行机制,有效推动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进一步落实。在4月25日召开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暨“办事难”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工作会议上,更对20余家责任单位存在的“四风”和“办事难”等方面典型问题进行了点名通报批评。
截至日前,两大专项整治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。纠“四风”专项整治已完成自查自纠,形成了问题清单。“办事难”专项整治扎实推进,“无休窗口”、“出境绿色通道”、“简易核名”服务等7项群众便民利企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已经在全市陆续推广。特别是,以解决企业“办事难”为目标,为抚顺石化等大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行政审批服务建立了“绿色通道”、“代办员”等制度,有效优化了企业投资环境。下一步,我市将对专项整治中整改缓慢、情节严重的营商问题和责任部门,进行逐级监督跟踪,进一步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执行力和问题处理震慑力,以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“一极五业”发展战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来源:抚顺晚报